3月22日,由九江学院文学院、江西省历史学会、九江学院庐山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江西省第二届王韶及家风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王韶故里德安县成功召开。原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南昌大学教授,省文化和旅游研究推广协会会长朱虹,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中南民族大学教授,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王兆鹏,江西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汤水清,九江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李松志,九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赛麦太·吾仁白克,德安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帆等专家领导和来自西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全国各地的150余位专家学者代表齐聚一堂,深入探讨王韶及家风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弘扬。
研讨会分为开幕式、主旨报告、专题论坛和闭幕式等环节。开幕式由中共德安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清主持,江西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汤水清,九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赛麦太·吾仁白克,德安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帆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

汤水清副主席在致辞中指出,中华优良家风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家庭教育的智慧。他强调王韶及其后人的优良家风对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家庭建设和培育良好家风具有重要意义,并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王韶在军事战略、政治智慧、教育理念等方面的思想精髓,以及优良家风文化的传承弘扬等主题展开深入讨论,为推动相关研究的发展贡献智慧。

赛麦太·吾仁白克副部长在致辞中提到,九江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和弘扬长江文化的嘱托。他强调,王韶家风精髓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高度契合,为新时代家风建设提供了丰富滋养。赛麦太·吾仁白克呼吁与会者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为九江文化强市建设注入新活力,共同描绘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新画卷。

德安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帆在欢迎词中表达了对与会者的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他强调,德安作为王韶的故乡,拥有深厚的家风文化底蕴。这种底蕴不仅塑造了德安人民的优秀品格,更为德安的和谐发展筑牢了根基。杨帆县长表示,德安将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积极探索将家风文化融入社会治理、学校教育和家庭建设等多个领域,让家风文化在更广泛的层面发挥积极作用,为传承和弘扬王韶及家风文化贡献力量。

主旨报告由九江学院文学院院长、庐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勤合主持。省文化和旅游研究推广协会会长朱虹、四川大学教授王兆鹏、西北大学宋辽金史研究院暨历史学院教授贾连港、湖北科技学院学报教授王可喜、新乡学院人文学院教授王连旗作大会主旨报告。

朱虹教授以《王韶与家风文化》为题,深入剖析了王韶家族的家风文化。他通过讲述王韶提出《平戎策》、王寀机智脱险等故事,展现了王韶家族五世相传的忠烈家风以及德安家风文化的千年传承。朱虹教授还探讨了新时代家风传承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创新传播、强化教育、制度保障等解决路径及德安的实践成果。

王兆鹏教授以《苏轼的家风与家教》为题,深入剖析了苏轼的良好家风家教。他以苏轼母亲讲述范滂故事、父亲引导思考国家大事等为例,阐述了苏轼良好家风家教的形成过程,以及这种家风家教对苏轼品格塑造、文学成就和家国情怀养成的深刻影响。
贾连港教授以《北宋王韶〈平戎策〉相关问题再考释》为题,从思想渊源、文本、上奏背景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他依据新见文献,重新探讨了王韶平戎思想的来源,梳理了不同版本的《平戎策》并辨析其与其他文献的异同,结合时代背景阐述了其上奏缘由,展现了《平戎策》在宋代平戎策论中的重要价值及其背后复杂的历史脉络。
王可喜教授深入剖析了王韶家族兴盛的原因。他从王韶主导的熙河之役、祖孙五代报国事迹出发,阐述了家族忠烈文化的形成,并指出家族重视文化教育、联姻名家望族等因素对家族兴盛的作用,展现了王韶子孙对家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王连旗教授在《王韶、王厚父子的西北社会治理与边疆安全》的演讲中,从北宋后期西北社会治理的历史背景切入,详细讲述了王韶、王厚父子在军政建设、经济开发、文治教化方面的举措及其对西北边疆安全的影响,并探讨了北宋后期西北社会治理活动对后世的借鉴意义。
在专题论坛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们通过专题讨论的形式,充分阐述研究成果,表达学术观点,并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点评,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湖北科技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院长郭彧教授主持闭幕式,九江学院文学院熊伟博士作学术总结,江西省历史学会秘书长万振凡教授致闭幕词。研讨会在顺利完成全部议程后圆满结束。
九江学院文学院一直以来重视发挥学科优势,积极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服务地方文化建设,与上级指导机构和地方社会保持了良好协作合作。此次研讨会得到了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指导支持和德安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帮助,不仅为专家学者们提供了学术交流平台,也为传承和弘扬家风文化、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