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浅夏,熏风微暖,为助力我院学子全面了解考研、考公与教师编的最新政策动态,掌握考公与求职的实战技巧,提升综合竞争力,发挥优秀毕业生的榜样引领作用,帮助大学生明晰职业发展规划,5月25日,文学院在104教室举办“优秀毕业生经验分享交流会”。特邀张清慧、严美慧两位在考公考试中表现优异的学子分享经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参加,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频。

考公经验干货满满,细节提醒彰显关怀
张清慧同学结合自身经历,从“为何选择考公”“如何高效备考”及“备考工具推荐”三大板块展开分享。在备考经验上,她强调“应届生身份”是考公的核心优势,建议抓好时间机遇,提前制定考试计划,并推荐使用“公考雷达”APP进行网课学习。她提到,考公不仅是职业选择,更需结合个人志向与当代社会背景,并提醒学弟学妹们,考公上岸是运气与努力的双重加持,在考公的同时需要做好就业的二手准备,比如参加其他职业的面试和校招会等等。针对同学们普遍关注的“应届生身份认定”问题,她特别澄清:“签订第三方协议不会影响考公应届生身份,建议提前规划保底工作以缓解备考压力”,这一提醒引发在场同学热烈讨论。

多元路径立体解析,面试技巧倾情传授
严美慧同学以“考公、考研、就业如何抉择”为切入点,结合当前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了不同选择的优劣势,强调“适合的才是最优解”。针对考公群体,她详细拆解了国考的结构化小组面试、“单盲”等考公面试环节的具体流程,并建议同学们提前报名相应的考公面试线下培训班,以此来提高个人的面试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此外,她还分享了有关考研的备考时间和毕业生直接就业的途径等实用建议,为不同发展需求的同学提供参考。

提问解答环节:直面困惑,精准击破
分享结束后,活动进入交流互动环节。在场学生踊跃举手,围绕备考规划、心态调整、面试细节等纷纷提出自己的问题。面对同学们的提问,学姐更是倾囊相授,热心分享自己的经验。例如,针对同学们对“非党员身份是否影响考公岗位选择?”的问题,两位学姐一致回应:“部分岗位确有政治面貌要求,但大多数基层岗位不限身份,建议提前查阅招考公告,针对性备考。”此次交流互动环节,切切实实地为同学们解答了许多疑惑,现场掌声雷动,多名同学表示“信息量巨大”“对选择方向更有信心了”其中马关润同学有着深刻的收获与体会:“聆听学姐的考公经验分享,我备受鼓舞,明晰应结合自身实际抉择考公考研,深知坚持、实力与运气的重要性,还获知了公考雷达App这一实用备考工具。”
交流互动结束后,查崇岚老师指出: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两位优秀毕业生的成长路径虽有不同,但共通的是对目标的清晰认知与脚踏实地的努力。希望同学们以她们为榜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尽早规划。活动尾声,班级代表向严美慧、张清慧两位同学献上鲜花,感谢她们的无私分享和传授。
本次经验分享交流会发挥了朋辈引领的积极作用,为同学们提供了实用的备考策略和清晰的发展思路,也进一步增强了学院的学习氛围。相信在优秀毕业生经验的引领下,文学院学子在未来的求学、求职道路上披荆斩棘,收获属于自己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