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李美皆博士在我院文友楼204教室做了题为“如何避开评论写作的误区”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文学院副院长程亚恒主持,文学院百余名师生聆听了此次报告,共同探寻评论写作的进阶路径。

报告中,李美杰副教授围绕评论写作的核心痛点,从多重维度展开深度剖析。她着重强调“抓重点、以小见大”的写作原则,指出评论创作需聚焦核心亮点,摒弃泛泛而谈的表达惯性,通过精准捕捉细节载体传递深层内涵,坚决规避意义空转的误区,始终坚守“真实第一”的创作底线。同时,她针对写作中的审美认知与创作心态问题展开阐释,结合审丑与审美辩证关系、创作模仿的边界等内容,提醒师生警惕模仿错位,注重延伸认知深度,在价值导向层面,倡导创作者放平心态、重视个体价值,回归创作本质,勇于进行真实且深刻的表达。

整场报告案例翔实、剖析透彻,李美皆副教授以“盘针薄铁”之势,将抽象的写作理论融入具体文学案例之中。她以《安娜·卡列尼娜》中“卡列宁的耳朵”这一经典细节为例,生动诠释细节在评论中的叙事力量;同时结合丁玲、萧红等作家的人生经历,从创作主体视角解读价值导向对写作的深层影响,让在场师生对评论写作的误区规避与技巧运用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知。
此次学术报告不仅为文学院师生搭建了与学界专家交流的平台,更对提升师生评论写作素养、深化文学评论认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有效解答了当代青年在阅读、写作中的困惑,为大家后续的学习与创作提供了重要指引。
嘉宾简介:
李美皆,博士,文学评论家,作家。曾任南京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文学评论中心主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北京空军指挥学院大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第十届江苏省青联常委,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丁玲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及文学现象分析、女性文学研究、军事文学研究。著有文学评论集《容易被搅浑的是我们的心》《为一只金苹果所击穿》《文学批评的平常心》等1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两项。完成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四项。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冰心散文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