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升文学与传媒学院各专业的建设质量,拓展同学们的视野,激发同学们对读书、研究的兴趣。5月19日晚上七点整,文传学院特邀原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院院长熊笃教授在文友楼205主讲“读书与研究”的专题讲座。文传学院院长朱全国、教研科负责人、师生代表共计120余人聆听了本次讲座。讲座由文传学院副院长何春根主持。

在讲座中,熊教授首先借用古今中外的事例勉励同学们:“古今中外名人都是靠勤奋读书研究成名的。”随后他提出读书、研究的“三个统一”:第一个统一是一专与多能的统一,第二个统一是口头与笔头的统一,第三个统一是专业方向与中短期目标统一。他说,如若大家可以达到这三个统一,就有机会在世界林林总总的知识中得到更加清晰的知识结构。与此同时,他还结合具体的事例向同学们介绍了目录读书法、八面受敌法、提要钩玄法、精细读书法和五层塔形五种读书方法。由此可见,只有掌握了读书与研究的方法,就能在博与专,面与点中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
随后,他依次向同学们介绍了两种搜集研究资料和七种思维研究的方法。正如鲁迅论《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流言家看见宫闱秘闻,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诚然,正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因此对待同一件事物的处理方式也就不同。他说:“当下有很多作家就不懂得写论文,这正是因为他们的思维研究方法同学者不同。”与此同时,他还鼓励同学们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要广泛阅读,不断积累,做到出口能成章,提笔能成文,在学习中遇到疑问要敢于提出质疑,同时也要结合实践、案例、文书等进行多方面的求证。
熊笃教授知识渊博,文学底蕴深厚,话语淳朴富有哲理,他的讲座由浅入深、通俗易懂且富有实践意义,融知识性、哲理性、实践性于一体,使同学们在古今中外的多种事例中充分地认识到读书与研究都是需要方法的,同时,他富有哲理的话语引起共鸣同学们的共鸣和思考。文传学院A2031班龙悦昕同学说:“听了熊教授的讲座,我顿悟到读书并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事情,是一件值得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来为之努力的事情。教授给我们详细介绍了不同的读书方法,我印象最深的方法就是五层塔型读书法,让我知道了读书也讲究各种有用的方法,泛读到精读,一层一层的阅读让我能够更加彻底地读懂一本书。”
何春根副院长进行了总结。他诫勉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遇到难题时可以不断翻看本次讲座的笔记,从中寻找解决思路。同时也要多思考、多实践,思考怎么样让读书和研究上升到一个高度,思考最适用与自己的读书、研究方法并将方法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熊教授接地气、富有哲理的演讲使所有同学都沉浸于其中,本次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熊笃教授个人简介
熊笃,男,1944年生,重庆长寿人,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高校名师,重庆市首届古代文学学术带头人,现代辞赋作家,重庆市政协连续三届常委、市政府旅游高级顾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历代重庆师大、重庆工商大学教授,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院院长等职。现为重庆市文史馆馆员。出版学术专著《诗词曲艺术通论》等16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获得省级部级以上教学、科研一二三等奖8项,东方名人成就奖1项,创作辞赋有结集为《书剑斋诗赋词曲文集》。事迹被20多部中外名人词典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