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简介 | 党团建设 | 教学工作 | 学科建设 | 精品课程 | 科学研究 | 师资力量 | 学生管理 | 华文教育 | 校友风采 
请输入搜索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工作>>课程思政案例库>>正文
《演讲与口才》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2024-11-19 21:15  

演讲与口才》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九江学院文学院 蒋励)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演讲与口才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授课教师:蒋励

课程简介:《演讲与口才》是一门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演讲与口才能力,提高口语表达水平的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课程以传授言语交际基本知识和指导学生进行演讲与口才基本训练为主,培养学生的口才能力、演讲能力及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与训练,使学生了解演讲与口才相关知识,掌握演讲与口才的相关技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口语交际能力,为今后的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口才基础。

参考教材:

《口才学教程(第3版)》,欧阳友权、朱秀丽,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9月。

《主持人即兴口语训练(第3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20年6月。

教学章节:第二讲即兴表达与口才训练 第三节即兴描述

类型时长:理论讲授,2学时(90分钟)

学习平台:超星学习通应用平台

二、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大三本科生。

学情特征: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普通话发声基础,能够运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诵,完成情感传达,对继续学习口才表达有一定兴趣和动力,课堂氛围较好。在上一节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口才表达的基本结构,对话语思维和表达模式有一定了解,在课堂练习中锻炼了表达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描述的概念、要求和意义,了解不同类型的描述方式,掌握描述的方式方法。

能力目标:使学生具备形象的、有创意的描述能力,能够进行准确、鲜明、生动的描述。通过课堂练习,提升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

思政目标:通过理论讲授和课堂练习,增强学生对国家政策、社会时事和中华文化的综合认识,通过“中华典故创造性描述”练习,在实践中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引导学生树立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运用讲授法、案例法和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实践动力。

教学资源:学生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中的课程资源和案例等完成预习;教师利用正音实验室、多媒体设备等完成讲授。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复习上讲,开启新课。

总结:上一节学习了思路模式和表达技巧,提升了表达的逻辑和结构。这一节将学习描述的方式类型,提升口语表达的生动性和创造力。

导入:东晋时期,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举行家庭聚会,跟子侄辈讲解诗文。不一会儿,雪下大了,谢太傅高兴地说:你们看,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太傅的侄子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太傅的侄女谢道韫说:“还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飞舞。”谢太傅高兴地笑了起来。谢道韫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就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这个故事在《世说新语》流传下来,人们称赞谢道韫是才女,后来便把在诗文创作方面卓有才华的女子赞誉为“咏絮之才”。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难发现,口语表达除了修辞和思维外,形象生动的描述手法必不可少。

(二)知识讲授——描述的概念、要求、意义和类型。

1.描述的概念

即兴口语表达中,描述具有广泛的实用性。描述是对原材料注入主观想象与感情色彩的叙述,是保证语言有血有肉、言之有物的重要手段。表达者运用具象语言着力塑造栩栩如生的听觉形象,以增强口语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在即兴口语表达中,描述一般不会孤立存在,它们存在于叙述、对话、议论或抒情中,具有广泛的表达实用性。

2. 描述的要求

准确:符合实际生活,不进行过度渲染,追求肆意夸张的效果。

鲜明:注意观察,抓住特征和细节,加深描述对象给人的印象。

生动:注意措辞方式,选用富有表现力的修辞手段。

3. 描述的意义

通过描述示例和相关练习,明确描述的意义。比如,当我们要形容天气冷时,第一反应就是说“天很冷”,这是一种很简单直白的表达,但听的人并不能很具象地感受到天冷的程度,如果我们希望谈话对象充分感受并且认可“天冷”,那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描述方式来呈现,比如“天很热”,“蛋糕很甜”等表达,都可以转变为更具体形象的话语。

在口语表达中,如果总是使用概念性词语,将会使语言干巴巴的,没有味道。细致的描述则会让语言更加生动,接受度更高。因此我们在进行口语表达时,要尽可能少用惯用词或概念词,多用描述的方式。

4. 描述的类型。

口头描述可分为三种类型:口头写生,追述示现,展说显像。第一种追求生动,是对当下的描述,要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第二种追求回忆感,是对过去的描述,要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第三种追求创造性,是在已有素材的基础上,发挥主观性和想象力,进一步丰富描述对象的类型。

(1)口头写生

对客观社会生活进行生动描述。说话人对近在眼前、身边的人或事物细致观察,然后按照一定的逻辑和顺序讲出来。此类描述就像一台摄像机或一支画笔,展示生活画面。

案例分析:央视记者现场出镜报道。

a.新闻现场报道,描述具备新鲜感和顺序性。

b.由熟悉的产品切入,展现描述的逻辑性。

c.对产品进行由表及里的描述,突出产品独特性。

d.整个描述过程简明清晰、自然流畅,符合报道规范。

(2)追述示现

说话人对过去经历过或未必亲眼所见的事情描述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此类描述要注意从生活和各类文艺作品中进行观察和积累,形成“画面思维”。

案例分析:谈话人与嘉宾分享难忘经历。

a.主持人分享事件经历,事件本身具备幽默性和戏剧性。

b.事件的前因后果和具体细节描述到位,引发嘉宾共鸣。

c.善于运用声音技巧和体态语,为故事效果增色。

d.从学习生活中广泛积累可供使用的语料素材。

(3)展说显像

运用想象力把未见未闻的事物创造性地描述出来。此类描述以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为基础,从已有材料出发展开联想,可以部分虚构,不能违背真实性原则。

案例分析:《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汉书》

a.展现《汉书》背后“人”的故事,历史中血浓于水的亲情。

b.文本改编和舞台演绎使历史人物鲜活、亲切可感。

c.根据已有史料,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二度创作。

d.以创造性描述演绎的方式再现一种活生生的历史文化。

(三)课堂练习——不同类型的描述方式。

1. 选择一则社会新闻,以口头表达的方式进行生动描述。

2. 选择一段个人经历,以情景再现的方式进行回忆描述。

3. 选择一个中华典故,以合理想象的方式进行创造描述。

教学评价

本节重点考察学生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即兴表达能力、联想创作能力等,教师根据课堂反馈和练习情况给予相应建议(计入平时分),鼓励学生之间互评互促,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反思

本节在讲授和练习中积极融入“思政教育”内容,重点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教师要在授课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在练习中明确指出学生存在的表达问题,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传播观念。

内容把关本节课重点在于讲授不同类型的描述方式,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遵守语言表达规范,鼓励有价值、有意义的话语表达,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思想把关本节课通过不同类型的描述方式练习,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描述能力,在案例分析和练习过程中增强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闭窗口
 
您是第 位访客
 

版权所有: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