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简介 | 党团建设 | 教学工作 | 学科建设 | 精品课程 | 科学研究 | 师资力量 | 学生管理 | 华文教育 | 校友风采 
请输入搜索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工作>>课程思政案例库>>正文
《现代汉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2024-03-26 16:03  


开课学院: 文学院                              制作人:程国珍

课程名称

现代汉语

授课对象所属专业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课程类型

必修课

开课年级

大学一年级

课程性质

专业课

课程总学时

90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面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以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理论和国际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为指导,通过对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与修辞六个章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汉语及现代汉语方言的相关知识;熟悉现代汉语语音学的基本知识,正确掌握汉语的发音、书写,能辨别语音之间的差异;了解词汇学、语义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现代汉语语法体系,熟悉现代汉语用词造句的规律,能正确地分析和使用汉字,具有区分词类、短语、句子类型,以及分析句子、遣词造句、分辨句子正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让语言表达逐步达到规范、准确、生动、得体的要求,并进一步加强语言理解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逐步锻炼国际中文教育教学技能,为向全球传播汉语及中华优秀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案例基本信息

1.案例名称:了解现代汉语,增强民族自信——现代汉语概

2.对应章节第一章 绪论

3.课程讲次第一节 现代汉语概述

 

三、案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什么是现代汉语,现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方言的关系,熟悉现代汉语方言的大致分布情况

2.熟悉现代汉语的特点,和其他语言相比,了解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的独特之处

3.了解现代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

二)能力目标:

1.掌握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区,能分辨自己家乡所属方言,了解自己所说方言的特点。

2.和自己所学外语比较,能大致概括现代汉语在语音、语义、语法与文字上的特点。

(三)情感目标:

1.通过播放诗歌朗诵、歌曲演唱音频等语言手段,让学生感受到现代汉语的抑扬顿挫与字正腔圆,体会到现代汉语的优美含蓄。

2.通过讲授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让学生明白汉语的国际地位;通过展示日语、朝鲜语、越南语等语言文字中的汉字元素,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国古代文明及古代汉语的强势影响力;通过学生自己搜索近些年借出去的汉语词与汉语句子,体会现代汉语对其他语言的输出带来的文化影响。

3.通过主题讨论—孔子学院与孔子课堂在全球的数量变化—体会”汉语热“现象与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四、案例主要内容

(一)线上预习

现代汉语概述的教学视频,具体内容包括现代汉语概念、现代汉语方言相关知识、现代汉语的特点、现代汉语的地位等,并讨论”你如何看待全球孔子学院与孔子课堂的繁荣现象”。

(二)线下教学

1.先提问,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补充讲授:什么是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方言的形成与分布、现代汉语普通话与现代汉语方言的关系、现代汉语的特点、现代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等。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看待推广普通话与方言的濒危现象、自己所说方言的特点、自己所说方言与父辈祖父辈所说方言的异同,并进一步分析原因。

3.展示日语、朝鲜语、越南语等语言文字中的汉字元素,并让学生补充其他相关材料,直观感受古汉语曾经对周边国家语言的强盛影响力。

4.课堂讨论”你如何看待全球孔子学院与孔子课堂的繁荣现象”?观点碰撞,体会现代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及受欢迎的程度,增强语言自信文化自信。

 

五、案例教学设计

一)导入

1.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第一章线上内容的预习结果。

1)什么是现代汉语?

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与普通话是什么关系?

3)现代汉语方言指的是什么?我国方言一般有几大分区?方言形成的原因可以从几方面考察?你所说方言属于哪一种?具有什么特点?

4)现代汉语的特点有哪些?

5)你如何看待孔子学院的发展?

2.播放《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的朗诵音频,以及《在水一方》歌曲的演唱音频,让学省描述对汉语的感性认识。

(二)知识点讲解(结合学生的回答补充讲解知识)。

1.什么是现代汉语?

1)定义: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现代汉语既有多种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普通话的地位: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有事国际法定的全国通用语言。她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包括民族自治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地区可以使用本民族的通用语言和方言。国家推广普通话,并不是消灭少数民族语言,也不是消灭汉语方言,他们可以在一定领域和特定地区厂区使用。

3)现代汉语的形式: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口语是人们口头上使用的语言,口语一发即逝,不能流传久远,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书面语是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语言,在口语基础上形成,更严谨、周密。

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1)定义: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是在一种方言基础上形成的。什么方言能成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取决于这个个方言区在社会中的地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以至人口等条件。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的。共同语就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在基础方言上形成,其形成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分不开的。

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从文献来看,早在先秦时代汉语就存在着一种共同语。在春秋时期这种汉族共同语被称为“雅言”。《论语·述而》篇说,孔子读《诗经》、《尚书》和《行礼》的时候是用“雅言”的。又《诗经》包括十五国风,而用韵却没有什么不同;孔子周游中原列国,也没听说要别人翻译。可见,“雅言”无疑就是当时比较通行于交际场合的通语。

汉代―通语(见《方言》)

明代―官话

民国―国语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话。

如今,普通话在台湾仍被称为称“国语”;在东南亚、新、马、泰称“华语”;英美也有称现代汉语为“官话”或“满大人”(mandarin)的。

3.现代汉语方言

1)定义: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一般来说,历史长、使用人口多、通行范围广的语言,往往会出现较多的方言。

2)方言形成的原因

社会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人口的迁徙和不同民族的接触。

北方方言:地域的不同导致语言的差异慢慢变大,但在古代,朝代更替,经济中心不断南移,北方人们逐渐南移,也就带去了他们的的语言,因而使得如今华北到华南四分之三的中国人所使用的都是北方方言,从而形成了北方方言区。 (西南、九江)

粤语:春秋时期秦国士兵去攻越的时候带了五十万军,打到广东一带,那五十万兵留下来了,戍守屯边,管理岭南三郡,这是粤语产生的最早一个底层,后来真正的现代粤语的形成是在宋末,北方汉人为了要躲避辽人和金人的攻击,一路南逃,经过南雄,有一个叫珠玑巷的地方,在珠玑巷那里定居了一批汉人,可以说是现代粤语的鼻祖。(现在东南亚一带国家的华人有一部分说粤语,但和广东粤语已经有很大差别。)

客家话:所谓“客家”,是相对“土著”而说的,指从黄河流域迁徙到南方居住的汉人。根据晚近学者的考证,客家先民本来是古代中原一带的汉语居民,由于种种历史原因,逐渐向南方迁徙而形成今天的客家分布情况。他们的南迁,虽然开始于东晋,然而形成特殊的群体还是宋代以后的事。据近人统计,目前全国的客家住地,括纯客住我们认为,客家方言是北方方言分别被粤方言、闽方言、湘方言同化的产物。

另一方面是社会的分裂。当一个统一的社会分裂之后,不同地区的人们交往不密切,他们的语言就朝着各自的方向发展,不同的方言就形成了。

13世纪早期,蒙古人建造不蒙古帝国,蒙古语在整个国家通用。帝国瓦解后,那里的人们流散到了亚洲和欧洲,不同的方言便形成。

又如美国独立后,美式英语特点越来越明显。

地理原因。在交通、信息不便的古代,山川河流往往就阻隔了人们的交流,“十里不同音”。如广西南部的大山,便成了粤方言和西南客家方言的分界线;闽方言的七个次方言区就是依七条河流形成;九江话属江淮官话,便是长江的交通便利造成。

语言本身的原因。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可能导致地域方言的形成。同一种语言因分布在不同地域而与不同民族接触,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不同民族语言的影响,从而导致方言的差别。

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五胡”入居中原,在北方建立政权,并学习使用汉语,给汉语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如兰银官话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声调较少,乌鲁木齐话只有阴阳去三个声调,银川话只有平上去三个声调,就与周边无声调的阿尔泰语系有很大关系。

又如粤方言在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九江话的特点。

4.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

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变体,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外一种语言。

方言虽然只是在一定地域中通行,但本身也有一种完整的系统。(语音、词汇、语法,有的方言有文字)

同一个民族的地方方言和这个民族的共同语,会表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点。这种差异性和一致性也会表现在汉语个方言之间。                           

差异性:语音>词汇>语法。

相互影响、吸收。

5.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布(七大方言区)

1)北方方言

  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它在汉语各方言中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73%。

  北方方言可分为四个次方言:

  ①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东北三省,还有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②西北方言,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③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东南角咸宁地区除外),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等。

  ④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江苏两省的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2)吴方言

  即江浙方言,典型的吴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从发展的趋势看,也可以上海话为代表。分布在上海市,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不包括镇江),南通的小部分和浙江省的大部分。吴方言内部存在一些分歧现象,如杭州城区的吴语带有浓厚的“官话”色彩(曾作过南宋都城)。使用人口约占汉族人口的7.2%。

特点:语音:宁波话向来以“石骨铁硬”著称,“宁可听苏州人吵相骂,勿可与宁波人讲闲话。”

    吴方言极近古雅语。继承中古汉语的整齐八声调和三十六字母框架体系 。现代吴语比官话具有更多古音因素,吴语保留全部浊音,保留平上去入的平仄音韵 ,部分地区保留尖团音分化,保留较多古汉语用字用语,文化价值高。

3)湘方言

  即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西北角除外)。湘方言内部还存在新湘语和老湘语的差别。新湘语通行在长沙等较大城市,受北方方言的影响较大。新湘语以双峰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3.2%。

特点:①保留全浊声母,nl不分,fh不分。

      ②词汇:不分词语普通话同形,但内涵不同。吃—吃、喝、吸;伯伯—伯伯、伯母

     ③语法:词序特殊。对得人住、走不路稳、你走头。

        江西有湘语吗?

4)赣方言

  即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分布在江西省大部分地区(东北沿长江地带和南部除外),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3.3%

客赣方言说法?江西省有几种方言?

5)客家方言

  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客家人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江西、广西、湖南、四川等省。历史上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虽然居住分散,但客家方言仍自成系统,内部差别不太大。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3.6%。

在七大方言中,这是唯一一个不以地域命名的方言。

6)闽方言

  现代闽方言主要分布区域跨越六省,包括福建和海南的大部分地区、广东东部潮汕地区、雷州半岛部分地区、浙江南部温州地区的一部分、广西的少数地区、台湾省的大多数汉人居住区。闽方言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5.7%。

闽方言可分为闽东、闽南、闽北、闽中、莆仙五个次方言。其中最重要的是闽东方言,分布在福建东部闽江下游,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南方言分布在闽南二十四县、台湾及广东的潮汕地区、雷州半岛、海南省及浙江南部,以厦门话为代表。

 散居南洋群岛、中南半岛的华侨和华裔中,数百万人祖祖辈辈也以闽语作为“母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以及印度支那各国的华裔社区,欧美,日本华人社区中,闽语也是主要的社会交际语之一。

7)粤方言

  以广州话为代表,当地人叫“白话”。分布在广东中部、西南部和广西东部、南部的约一百来个县。它也是香港、澳门同胞的主要交际工具。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4%。

 ①后置:鸡公、鸡婆、宵夜、紧要、唔怪得、你行先;

 ②你高过佢 ③有ptk尾,z、zh---j

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都随着华侨传布海外。

就与普通话的差别来说,上述各大方言中,闽、粤方言与普通话距离最大,吴方言次之,湘、赣、客家等方言与普通话距离相对较小。

6.现代汉语的特点

1)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声调高低变化,语调抑扬顿挫,音乐性强。

①没有复辅音。lamp、worth、brought( 汉语:zh、ch、sh、ng?)

②元音占优势。汉语音节中可以没有辅音,a、ai等,但不能没有元音。

③有声调。

2)词汇方面:

①词形较短,单音节语素多。(语素-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②双音节词占优势。

   双音节化的原因:语音的简化(中古音复杂,九、酒不同音);外语的吸收(琵琶、葡萄)。

③新词的构成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

合成词:词根+词根、词根+词缀(前缀+词根、词根+后缀、前缀+词根+后缀、词根+中缀)。

3)语法方面:

①语法手段主要是语序和虚词。(我爱你-你爱我、我的妈妈-我和妈妈)

 印欧语系的语法手段:附加,-s、-ed、-ing;内部屈折,get-got;异根,we-us、i-me;重叠,老子、地道。

②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陈述式:眼红、眼花、心虚、胆怯、性急

联合式:语言、智慧、思想、兄弟、手足、国家

语素组合成词      附加式:红旗、草图、狂欢、秋收

                  支配式:带头、伤心、举重

                  补充式:认清、说明、打到、抓紧、吹干

                  主谓关系:今天星期一

                  联合关系:调查研究

词组合成短语      偏正关系:美丽的彩虹、飞快地跑

                  述宾关系:体验生活、给他一本书

述补关系:气哭了、累极了、站起来

③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

印欧语中词类的功能比较单纯,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名词作主语和宾语、动词作谓语、形容词作定语和标语、副词作状语。

汉语中除了副词主要作状语(少数可作补语)外,其他词类都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名词-主语、宾语、定语、谓语、状语。    十月一日国庆节、游泳是一项体育活动。

④量词和语气词丰富

6.汉语的地位

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与西班牙语),也是当今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当前,汉语正以迅猛之势发展,其国际化的规模和速度已引起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汉语的主体走向更成为人们关注和思考的热点问题之一。

1)汉语正日趋国际化,正由一个弱势语言向强势语言转变 。

经济强弱决定语言强弱。英语能成为国际通用语言是与欧洲工业革命分不开的,没有工业革命也就造就不了昔日的“日不落帝国”的辉煌,也就没有了英语顺利地成为一种国际语言。。二战后,美国迅速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军事超级大国,奠定了美国的语言——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方的基础。

经济活动推动语言的国际化。随着中国对外投资的增多和对外交往的加强,海外人员掌握汉语的主动性也相应得以增强。相应地促进了汉语的使用,提高了汉语的地位。

汉语的自身的优势推动汉语的国际化。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作为它的附加权益,汉语成为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从而具有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而且,汉语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保持连续性的语言,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辉煌文化、集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于一身的神秘国度,拥有着独特的魅力。它吸引着国际社会去研究,去学习她的语言。另外世界上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口众多,分布广,拥有一个庞大的市场,蕴藏着无限的商机,这些都是推动汉语走向强势的重要因素。汉语是中国的官方语言,人口约14亿。海外使用华语(也是汉语,但略有区别)分布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口约4千万。平均世界上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说汉语,如果把日韩使用汉字的人数加上去,则占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

2)汉语国际化的态势。

目前,汉语国际化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以中国为辐射源,围绕这个中心,周边的亚洲国家汉语学习热潮高涨、持续升温,构成汉语国际化的热点波段区。距离中心越近,波势就越强。国际化趋势正在形成。其中,新加坡共和国成立后,把华语作为第三官方语言,而且由于新加坡华人众多,华语成为事实上的第一官方语言。使该国成为继中国之后汉语成为官方语言的第二个国家。香港和澳门分别回归祖国,汉语成为这两个地区的第一官方语言。在这以前两个地区的官方语言分别是英语和葡萄牙语。越来越多的国际会议把汉语列为会议语言或会议语言之一,例如亚洲大专辩论会、亚洲博鳌论坛、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中非合作论坛、中国—加勒比经济合作论坛、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世界华商大会等。汉字还一直是日本官方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南亚是世界上第二大汉语区,汉语使用人数已超过两千万。除汉语成为新加坡事实上的第一官方语方外,在马来西亚,汉语是第二大语言,使用人数525万。华语中小学遍及全国。在柬埔寨,汉语仅次于高棉语为第二大语言,使用人数32万;在文莱,汉语是第二大语言,使用人数6万;在泰国,汉语是第三大语言,使用人数763万;在越南,汉语排列在越、泰、高棉等语后,为第四大语言,使用人数50多万。在印度尼西业,汉语居第五位,拥有636万使用者。在菲律宾,汉语使用人数32万,排列在第14位。老挝使用汉语人数在1万左右。俄罗斯是世界上第三大汉语区。最近10多年来,汉语使用人数增长较快,接近400万,超过楚瓦什语成为第四大语言。俄罗斯民族事务研究机构预测,到2015年每4个俄罗斯人中就有一个是讲汉语的中国人

在美国,汉语已是第三大语言。汉语次于英语、西班牙语。美国汉语使用人数多达数百万,81%住在美国的华裔在家里是说中文。在加拿大,汉语使用人数已达100万,排在英语和法语之后为第三大语言。而且汉语使用人数每年增加4万至4.5万。前年,美国五角大楼表示,凡是能够熟练掌握汉语或者阿拉伯语等一门外语的士兵,外语津贴的幅度增加3倍,计月薪增幅可达1000美元;

(三)课题讨论

1.你如何看待汉语的国际地位,这对我们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有什么影响?

2.如果将来有一天你成为了一位国际汉语教师,你打算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六、教学方法的迭代更新与教学活动组织实施的优化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以及课程开设时间、教学时数等相关内容都作了调整。通过学生课前的自主式学习、课堂的教师讲解与答疑、课后的练习与实践活动开展循环影响的混合式教学。

1.整合学习资料,本土化网络资源

学习教材以传统的黄版《现代汉语》为蓝本,同时辅助网络教学资源。我们选择了省级一流课程——四川师范大学的《现代汉语》为主要网络学习资源。为了使该网络资源更适合我校学生,我们对该资源进行了整合,有选择性地使用了原来的教学视频与练习,并增加了大量的适合我们学生的练习,尤其是实践练习。  

2.教学内容模块化

本课程内容繁多,在教学上也无法一一精讲,我们把《现代汉语》课堂内容分成“绪论、语音、词汇、文字、语法、修辞”六大模块,再根据该专业的整体课程设置,分配《现代汉语》课程每个大模块的学习深度。再将六个大模块细分成若干小模块,每一次教学均以模块内容进行学习、讲解、练习与实践操作。

3.优化教学过程

《现代汉语》的课程考核是随着课时结束而结束,但该课程的教学过程却需要延申到课程结束后很长时段。教学过程可以分解为课前   课堂  课后,但实际教学过程包括六个步骤:

 

4.成绩评定方式的改进

学生的综合成绩评定不再是传统的考试和作业组成。我们将过程性考核和表现性考核结合起来,所长占比例为:课前自主学习5%+练习作业完成5%+实践作业10%+课堂10%+阶段测试10%+期末测试60%。

 

 

六、课程总结与反思

疫情以前的十多年,本课程主要以线下课堂教学方式为主,在学习通发布电子教学视频为辅,再佐之于QQ和微信答疑。2019年至今,本课程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通过课前、课堂、课后几个相互关联的教学过程,学生由之前的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为主,经过小组实践的相互合作学习,课堂答疑与实践展示的思辨式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我们每年举行一至两次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技能比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并进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积极带领他们参与江西省和全国各种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技能大赛,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汉语自信、文化自信,并进而提高了他们从事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热情。

而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种方式也深受他们欢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可以得出结论:

1.从课堂教学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他们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与参与课堂讨论。

2.从课前预习与课后总结来看,学生对老师发布在学习通上的线上教学资源基本都能按时完成预习,课后练习也基本能按时完成;从课后对部分学生做的笔记的检查情况来看,很大部分学生能根据老师的课堂讲授以及自己的理解相当细致地整理笔记,并记下自己未消化的知识点到课堂或者课后和老师交流。

3.从课余时间学生自己组织的小组合作教学与老师组织的教学技能比赛等情况来看,学生对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知识点掌握较好,并能学着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学后教,并努力在教中学,教学相长不断进步。

4.从学校教务系统导出来的学生对该课程老师的评分与评语来看,该课程深受学生好评,学生表示真正学到了知识,锻炼到了技能,全面提高了个人素养,学生对该课程的评分达96.9871分。

5.从对外汉语课堂留学生对我们学生助教的评价来看,我们学生上课深受他们欢迎。而从学生助教自己的心得来看,他们扎扎实实感觉到了自己的成长。

6.从近几年学生参加各种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技能大赛的成绩来看,他们获得的奖项数目在增加,奖项等级在提高,这都说明我们的汉语课堂改革是比较成功的。

总而言之,无论是面对面的课堂教学,还是利用学习通、QQ群课堂等的网络教学,或者是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技能比赛、线上对学生教学技能的点评与指导,我们都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与教学技能为目的,不断探索新的、更适合我们学校学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使《现代汉语》成为一门更受学生欢迎的课程。

 

 

 

 

关闭窗口
 
您是第 位访客
 

版权所有:文学院